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贞观皇储李承乾 > 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枣交情

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枣交情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李承乾喜欢白龙鱼服,所以衣柜里有各个品级品级的官服,上至一品亲王,下至九品末吏应有尽有,同时还有全套的官防。当然了,这些东西都是尚书省备案实发的,是房玄龄亲自去办的,其目的就是为了保密,太子有多少私下的身份怎么能让人探知呢,而且办起事来也不方便。

今儿,李承乾穿的是一身的绿袍子,身份是工部的阁员,下来核查沟渠入田的情况,得益的老百姓对于这样的官自然待见,所以看他无聊就拿自家的枣子款待他。

这位叫他后生的老头儿是已经六十多了,是个伺候庄稼地的好把式,他趁着李承乾吃枣的时机,好好夸了夸“通河通渠”的政策。便民利民,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天灾,以后只要黄河的水不干,他们这的人就再也不用担心地旱,颗粒阿无收,去山东逃荒了。

老头儿对说不出大道理,不过李承乾明白,他的意思是授人予鱼,莫不如授人予渔,朝廷赈灾粮发的再多,也没有自己种的粮食吃的踏实,老百姓再低贱也是有尊严的,不是吗?

朝中那些受到儒家思想“教育”的官僚,那里知道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多大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绝不是一句空话,想要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很简单,安静的生活,吃饱、穿暖。

别看,这是很简单的道理,可做起来确实千头万绪的,李承乾相信大多数临朝理政的皇帝都能想到这一点,可总是因为这样,那样的变故不能如愿,要么平庸一生,要么身死国灭,所以想要有所作为不是说说,或者一道圣旨就能解决的。

“老人家,今年的收成这么好,总算不用为吃饱饭担心了,可你为什么面带愁容呢,有什么难事说出来,别看我岁数不大,但见过的事可不少,帮你出出主意还是能做到的!”,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枣,又对周围几个想过来又迟疑的百姓招了招手,示意大伙儿一块坐坐。

唉,叹了口气气后,老头用汗巾擦了一把汗,一副“恨铁不成钢”的表情,埋怨着自己家那两个混账东西。原来,老人家有三个儿子,老大为人憨厚,踏实肯干,一直在家中帮他务农,算是为他分担了家中的负担。而老二、老三却不是安分守己的家伙,不喜欢农活,松州之战应征入伍。

好在祖宗保佑,这兄弟也争气,立了一些军功回来,也带回来了大量的赏赐,一家人总算是不愁吃穿了。本来想着哥俩在鬼门关走了一趟,也该长大了,娶个婆娘,老实种地,过两年再给他生两个孙子,这日子就美了。

可这两混球,不仅对种地没兴趣,连娶婆娘的兴趣也不高,在家中坐吃山空不说,更是整日整理盔甲,刀具,等着再上战场搏一场富贵,这让老汉感到十分无奈。

他们是府兵,又不是募兵,按照朝廷的规制,打完仗就将归于朝,兵散于府,回乡务农,天天好高骛远,想着打仗领赏是老百姓过日子的道理吗?

可这两个混账却有反驳的理由,松州之战后,朝廷不仅从他们中挑选一批人充实南北衙,六率更是挑了一大批人为募兵,他们只是运气不好而已,下次作战多立一点功劳,一定能选的上。

要是能成为募兵,那不仅有固定的军饷,更是可以为家中免除劳役,年纪大了,要么转到县府当差役,要么领一大笔钱养老,为什么要一辈子在土里刨食呢!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堡宗别闹大明1805朕乃一代圣君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混在洪武当咸鱼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女帝:你竟然想当我相父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
返回顶部